狙击小日本2 狙击小日本中文版
二战期间日本的狙击步枪怎么样,没有出现王牌狙击手吗,为什么
分享专业只是,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我来回答!
众所周知,狙击手是一支军队中负责隐蔽伏击的武装力量成员,他们通常能以最小的成本,让对手付出惨重的代价。二战时期,各国就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狙击手。特别是苏联,在战争期间有260多名射手被授予称号。而反观日本,在二战中根本就没有出现过著名的狙击手,这是为什么呢?
日本在二战时期也是有狙击手的。狙击步枪是狙击手不可缺少的武器,制造狙击步枪需要超高的工业技术,尤其是狙击镜,当时日军的狙击步枪主要是九七式狙击步枪和九九式狙击步枪,这两种步枪都是三八式步枪改造而来的,使用的倍镜是2.5或4倍光学瞄准镜,而抗战初期中国军队使用的狙击步枪是德制1924式重枪管型猎枪,这是98k狙击步枪的前身。淞沪会战中,国军德械师的狙击手就与日军狙击手展开过激烈的搏斗,由于装备、训练上的差距,德械师的狙击手处于下风。
二战时期,日军的作战理念还停留在一战,他们不赞成用强大的火力战胜对手,而是提倡用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所以当时日军也就没有装备自动武器。日军强调精准射击,早期的侵华日军士兵射击技术较精准,再加上他们使用的三八式步枪精准度高,不少日军可以达到两三百米射击的水平。这也构成了一个逻辑:因为射击水平普遍高,那么也就很难有特别出众的狙击手了。
在消耗战、城市防御战中,狙击手更有用武之地。淞沪会战持续了三个多月,中日双方狙击手有了一场血战。在此后的战役中,日军总是处于进攻状态,再加上中国军队根本没有什么狙击手,日军狙击手自然就不出名。在太平洋战场,日军则宁愿与美军同归于尽,也不愿撤出战场。
当然,这种思想对于步兵来说,有助于提高士兵斗志,但是对于狙击手,这种同归于尽的办法完全不行了。因为狙击手射杀敌军,暴露位置后,通常会换个位置继续射击,这样才符合狙击手的战术。而日军却不这样想,他们通常占据一个很好的位置,即使暴露了,也要继续射击,直到死亡。更有甚者,有的日军狙击手在对付美军时,直接将自己绑在树上,直至阵亡,日军狙击手往往成为消耗品,即使取得了不错了战绩,也会直接面对死亡,自然不会出名。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这段时间里面,绝大部分国家都忽视了狙击手的作用,但有虽然有几个国家仍然坚持训练狙击手与设计新的狙击步枪,而日本就是其中一个。日本在1937年就制造服役了一款用三八大盖改进的九七式狙击枪,它使用的是和三八大盖一样的弹药,以及还有使用7.7×58毫米的九九式狙击步枪,它们配有2.5倍和4倍瞄准镜,在性能上其实并不输同时期其他国家的狙击枪。中国军队缴获的日军狙击枪,这玩意在当时可是稀罕物
,像现在抗战题材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狙击战是不可能的
但是由于日本缺乏有效的狙击作战理念,狙击手只是作为作战单位中特等射手,其实其他使用三八大盖步枪的射击度并不差,他们相差的其实也就是个倍镜而已,所以日本的狙击手都是跟随班组单位以上一起活动的,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独立作战,这样就大大限制了日本狙击手的战绩,所以日本并没有太多出名的狙击手以及能拿得出手的狙击战绩。特别是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人在丛林当中居然爬上树上进行狙击作战,这样射击视野广,但是很容易暴露目标,而暴露目标就是狙击手的一大忌。
其实二战时期日本的士兵的射击命中率普遍都很高,除了38式步枪的优良的射击精度以外,日本人对精确射击的要求也极为严苛,都说,日本人不研发冲锋枪就是因为要节省武器弹药,力求一颗子弹干掉一个敌人,所以日本人对射击训练有着严苛要求,在实际作战当中中国军队和美军都对日本的射击命中率都有很大的感触。
谢谢邀请,我是小逸。日军不是没有狙击手,是狙击手的战术太低劣了,把自己绑在树上,很多狙击手都死在战场上,没法知道这个人生前是不是王牌狙击手。
日军的狙击枪是97式步枪,有效射程600米,最大射程3000米,精度在同类枪支中最高,这把枪是根据三八大盖改良而来。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经常用这把枪偷袭、骚扰美军。
其实日军的枪法比较好,像关东军训练时的要求是300米外的伏靶(头部和肩膀)要全中;200米的移动靶,4秒内击中一次。正是靠这种训练方式,早期的日军几乎人人都是狙击手。
隐蔽能力其实都差不多,几堆草一盖就完事。
不过咱们重点说说日军这个“不换位置”的打法。日军狙击手打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树上,一种是在坑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九七式、九九式狙击步枪,可以算的上是比较好的两款枪其中,九七式要比九九式更好(因为隐蔽性更出色)。而日本没有出现王牌狙击手,主要是因为日军狙击手太死板。如果日军狙击手脑子活套一点,估计会出现许多王牌狙击手。
九七式狙击步枪
先来说说这两款狙击步枪
九七式狙击步枪和九九式狙击步枪,为三八式步枪(九七式狙击步枪)和九九式步枪(九九式狙击步枪)的衍生版本。这两种枪,都是在三八式步枪或者九九式步枪的生产线上,挑选精度较高的拿来进行改造(当时的狙击步枪,大多数都是以这个办法挑选改造的,例如德国的毛瑟98K步枪、苏联的莫辛·纳甘步枪等)。
九七式狙击步枪和九九式狙击步枪与普通版本步枪(三八式和九九式)的区别很小,大多数的改造项目都是将直型的拉机柄改成弯型的拉机柄(主要是为了避免在拉动机柄时与瞄准镜干扰),加装瞄准镜基座(用来安装九七式2.5倍或九九式4倍光学瞄准镜)。另外,由于三八式步枪没有单脚架,所以九七式狙击步枪枪身前部护木位置安装了单脚架。而九九式步枪本身就有,所以狙击型号这里与普通版本没有区别。
九七式狙击步枪
因为这两种狙击步枪,都是挑选了精度较高的步枪进行的改造,所以说在精度方面,与当时其他国家的狙击步枪相比并不差。但是,因为这两款狙击步枪的枪管较长,再加上使用弹药的缘故,所以这两款狙击步枪的隐蔽性都较为出色。
九七式狙击步枪,使用的是6.5×50毫米友坂弹。这种子弹的弹头,在发射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的推动下,在经过长度为797毫米的枪管后,因为发射药在枪管内不是燃烧完成就是接近完成,所以枪口焰几乎看不到,这就导致其隐蔽性大大提高。
日本的三八式步枪某些程度上可以客串狙击步枪,而且6.5x50口径的子弹射程远,精度好,后座力低,就是威力小了点,日本的97式狙击步枪性能也很不错,火焰小,给当时的米国大兵造成了很多的麻烦。就是日本没有培训专门的狙击手,不过42年之前的老兵们的素质很高,射击水平很厉害的
国产抗战片,在一个小树林的河边,两个穿树叶伪装的日本狙击手打伤了个女八路,另一个男的八路去救她,被
国产抗战片,十万国军被三万日军屠杀时追击。
个月不到阵亡七万多,某军官在某河边击败日军间谍不料日军大军来攻于是振臂一呼血战到底,然后所有国军和百姓都逃了逃到河边争着过河踩死践踏无数,这是那个军官喊破喉咙没人听日军先锋几乎攻占山头,这时一团乱嘛的军官冷静的果断的开始杀人震慑上千国军和几千百姓。忽悠他们敌人只有几十,骂他们无能废物没出息被别人打到家了连死法都没得选。最后带着一千人马正面十五分钟内击败一百日军。国军抗战伤亡比1比7。更何况的杂牌军获胜后那军官在山头布防迎战日军一个师团几万人的攻击打退敌十六次进攻夜战时击毙日军副联队长,第二天日军再攻全军仅仅剩余十几人像狗一样逃到河对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