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萝卜2第131关攻略 保卫萝卜2第132关
解放四平战役中的巷战
■孙 薇
吉林省四平四平战役纪念馆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次攻城。巷战是依托城市地形,在街巷中短兵相接的作战方式。在巷战中,进攻方和防守方都可能面临极其悲惨和旷日持久的战斗,所以兵家通常会尽量避免陷入巷战。现代以来最著名的巷战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的巷战。苏德双方在不到100平方公里的城市投入了大量军队,经过半年的激战,伤亡200多万人。
到20世纪90年代,军事信息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巷战依然令人生畏。在1994年12月俄军发动的格罗兹尼进攻中,俄军第131旅进城后陷入苦战。最后,不到五分之一的部队撤出战场,重型装备几乎被破坏。
在我军战争史上,也有一些经典的战争案例,利用灵活的战术以较小的成本赢得了巷战。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四平战役中的巷战就是其中之一。
四平位于松辽平原中部腹地,是连接多条铁路交通的枢纽,是具有重要军事意义的战略要地。从1946年3月到1948年3月,我军在这里进行了四场战役,反复与国民党军队争夺四平的控制权。
1948年3月12日,东北野战军第一、第三、第七纵队奉命参加解放四平战役。第三纵队的主要任务是从东北和东南两个方向发展进攻。战斗开始后,第三纵队主力迅速突破敌人防御,进入城市作战。纵队20团6连在城南的玉皇庙和耶稣教堂作战。主要任务是占领玉皇庙和耶稣教堂,歼灭敌人,控制周围四条街道。六连官兵在战斗中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采用了灵活的战斗方法。经过一天的战斗,他们成功地完成了战斗任务,并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装备。
两翼迂回分割,编组灵活突破
3月12日8时许,6连随主攻部队突入城市,顺利进入玉皇庙东路一线。玉皇庙敌人突然向六连猛烈射击,打乱了他们的进攻节奏。经协商,连长、副连长将六连分成两个攻击队,由两人带领。从玉皇庙南北两侧绕到敌人后面,实现对守敌的钳形攻击,汇合后向西挺进。通过翼侧迂回,不仅可以从防守较弱的背部攻击敌人,还可以切断敌人与后方指挥所的联系,实现分割包围、逐一歼灭的战斗目标。
连长率领的右翼攻击队刚刚通过爆破开辟了前进通路,三个敌人拿着枪投降。据他们说,耶稣教堂里大约有一个营的守军,主要的防御方向在南方。此时,副连长率领的左翼攻击队也消灭了几个敌火点,成功进入耶稣教堂东南部,但被耶稣教堂阻止,与敌人形成对抗。在分析了战场形势后,连长决定再次改变力量组,留下两个班的力量,继续面对南方的敌人,遏制敌人的火力;其余部队分为两组,分为爆破、工人、突击等力量,充分发扬小组船转弯的优势,分别从教堂东北、西北两个薄弱部位突破,直接击中耶稣教堂守敌的指挥核心。这样,敌人在南方苦心经营的防御工事就无法发挥作用,每个火力点只能盲目射击,没有指挥,为我军夺取耶稣教堂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合分析不断调整,递进攻击战斗增益
四平是国民党军队在东北防御的重点区域之一。为了保住四平,国民党军队在许多街道上建造掩体和埋地雷,在建筑物内设置隐蔽火力点,甚至在城市核心地区建设永久防御工事。他们计划利用这些工事层层抵抗,不断消耗我们的军队,拖延我们的进攻行动,最终实现保持四平的目的。作为进攻方,我军决心通过一步一步的战斗方式,与敌人争夺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最终控制四平全城。这是对我军持续作战能力的巨大考验。
为了实现作战意图,第六连调整了部署在两个时间点:刚刚进入城市和进入教堂东侧。通过短暂的停顿和重组,士兵们可以恢复体力和检查装备,并进一步完善作战任务的分解。全连官兵方向明确,目标明确。在攻击教堂的过程中,由于炸药设置点选择不当,东北角不当,爆破缺口过小,攻击队无法快速进入。连长立即再次调整战斗编队,将部分突击力抽入土工作业队,采用土工作业方法接近敌人防御前沿;在西北角完成爆破任务的小组调整后,实施二次爆破扩大缺口。打开缺口后,将后队变成前队,迅速突入教堂,一举夺得敌人的营指挥所。正是通过对战场形势的全面、正确的观察和分析,六连指挥员才能合理组织自己的力量,以渐进的战斗方式接近作战目标,保持持续的突击力,大大调动官兵的战斗热情,为完成任务奠定基础。
软硬兼施,战前侦察创造优势
军事打击和政治瓦解是我军战胜国民党军队的两种重要途径。特别是在解放战争后期,越来越多的国民党中下层军官和士兵讨厌国民党当局的反动统治,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使他们逐渐失去了战斗的勇气和信心。就兵力数量而言,在这场战斗中,敌人的兵力几乎是六连的三倍,但从战斗效果来看,六连完全掌握了战场主动性,这与我军在战场上的政治崩溃密不可分。
战前,三纵派敌队潜入四平市宣传鼓励工作,号召群众不配合国民党军队的巷战设伏准备,让国民党军兵进不去门、喝不到水、吃不到饭。城市地下党也加强了国民党军队的瓦解,几乎一半的国民党军官和士兵愿意起义或投降。在战斗过程中,六连将军事打击与心理战术相结合,集中优势兵力进攻,给守军极大的心理威慑,显示我军夺取目标的决心;在战场上不断喊投降,彻底击败敌人的心理防线,大大加快了战斗过程。此外,在战前侦察过程中,我军充分发扬人心在我的群众优势,动员群众了解敌人设置的地堡、火力点、地雷、铁丝网等防御工事和部队部署的具体位置,真正实现知彼知己
1948年3月13日上午,我军一举攻破国民党守军指挥部,战斗胜利结束。
作为四战四平的最后一战,解放四平战役是东北解放战争的重要历史事件,锤炼了东北野战军城的战斗能力,加快了东北解放战争的进程。
来源: 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