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 锦衣卫 马伊琍
锦衣卫什么意思
锦衣卫是明朝时期的一个秘密特务机构,成立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主要职责是负责维护朝廷的安全和稳定,打击政治敌对势力和反叛势力。
锦衣卫的成员来自于侍卫、御前侍卫等宫廷警卫队伍,装束华丽,穿锦衣,因而得名“锦衣卫”。
锦衣卫成员专门负责调查、监视、逮捕、审讯和处决政治上的敌对分子、反叛分子和异己人士,其权力极大,甚至可以与皇帝平起平坐,成为明朝时期政治斗争和宫廷权力斗争的重要棋子。
明朝臭名昭著的锦衣卫,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特殊存在
明朝时期的锦衣卫确实名声不太好,锦衣卫在历史上一直是比较神秘的存在,那么,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根据笔者了解,锦衣卫主要有三大功能。
搜集情报
锦衣卫由朱元璋设立,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令其掌管刑狱,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锦衣卫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正三品),直接对皇帝负责。他们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在万历朝鲜战争中,锦衣卫就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搜集了大量的日军情报,为万历朝鲜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皇宫侍卫
锦衣卫的第二个作用就是作为皇宫的侍卫亲军和仪仗队,锦衣卫负责分别值守皇城四门,锦衣卫将军则在午门外昼夜守卫,总共100人。众所周知,午门是明朝宫城的正门,由此可见锦衣卫地位之高。
明朝时期,军队一般称卫,每卫辖正规军士约五千人,大概相当于我们现如今一个旅的规模。在明朝禁卫军的十二个亲军卫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
仪仗队
另外,锦衣卫还有充当仪仗队的作用。每当皇帝因祭祀或巡游而出宫时,锦衣卫作为侍卫在驾前扈从。他们负责沿途巡视,传报消息,驾旁侍骑等。
正因为有仪仗队的作用,所以锦衣卫的服饰非常华丽,以此展示皇家卫队的风采。看过《绣春刀》的朋友应该对锦衣卫有所了解。
锦衣卫是明朝的军政谍报组织,直属皇帝的军事机构,最早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经多次改制,最后改置锦衣卫,主要从事侦查、逮捕、审问等,后也有参与收集军情,又因明朝皇帝特殊出身,反贪这也是锦衣卫一大指责。因直属皇帝,一般由皇帝亲信武将担任首领,权利极大。可以理解为皇帝在庙堂民间的耳目,
明嘉靖时期是锦衣卫权利鼎盛时期,明朝另一大名鼎鼎的特权监察机构东缉事厂亦为之低头俯首。明末期,锦衣卫权利下滑,沦为东厂附庸。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看看,锦衣卫到底特殊在哪里,或者说牛在哪里。
锦衣卫的全称是“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前身是朱元璋时所设御用拱卫司,也就是负责安全的亲兵。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设大内亲军都督府,十五年改置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那么他们的特权在哪里呢?
1、高于法律的特权。锦衣卫掌管刑狱,有察缉捕的权利。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且不经司法部门就可以逮捕、审问,甚至定罪行刑,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不在话下,实在是牛的离谱。
2、只听命于一把手。锦衣卫的最高长官是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他们还担任皇帝的护卫和仪仗队的职责。锦衣卫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监狱,又直接向皇帝负责,不受任何人的节制,你说他们厉害不厉害。
3、超级顽强的生命力。锦衣卫贯彻于整个明王朝的始终,虽然曾被朱元璋裁撤过,但不就又被朱棣恢复了。虽然后来明朝又出现了东厂、西厂,甚至还有过内厂,但其历史都没有锦衣卫长久。
4、服饰都与众不同。锦衣卫的服饰异常华美,《长安客话》中称其“鹅帽锦衣”,也就是用鹅毛装饰的帽子和颜色亮丽的衣服。锦衣卫校尉更要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飞鱼服是很隆重礼服,绣春刀轻巧短小,除非御赐,否则不能擅自佩戴。
5,锦衣卫掌管廷仗。 廷杖就是把触怒皇帝的大臣拖出午门杖打。20杖就足够将人打死。而且里行刑很有技巧,可以说受刑的大臣是生是死,全在锦衣卫长官一念之间。有明一代共行廷杖500余次,杖毙的大臣达50多人。
6、权力缺乏限制。锦衣卫为了邀功请赏而罗织罪名,制造了很多的冤假错案,所以大家都很惧怕锦衣卫。当然,锦衣卫也侦破了很多案件,包括在很多军事行动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