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网页版 大航海时代app
关于大航海时代的历史,有哪些值得推荐的书籍
Jared Diamond《枪、细菌、和钢铁》(Guns, Germs and Steel) 《地理大发现研究》 张箭。
鲸鱼客写的 《大海盗时代》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出版。费尔南·布罗代尔的《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路易斯·安托内·布干维尔(1729-1811) 《Voyage autour du monde》中国的郑和下西洋比西方早半个多世纪,为什么中国没能就此进入大航海时代
1.宣扬国威
大家都知道,明成祖时期大明刚刚立国几十年。周边的国家或许知道大明的建立,但是稍微偏远一点的地方还以为中国任然在元王朝的统治下。更有甚者,完全不知道大明如何强大,所以也不理大明。
鉴于此种原因,朱棣需要一个人出海。让他去告诉周边的国家大明代替了大元,而且比大元更加的厉害。你们都应该臣服我,把我当老大。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经历几次下西洋,越来越多的番邦臣服大明,大明的威名也渊源流传!
2.寻找建文帝
史书记载,朱棣夺位之后并没有找到建文帝。因为朱棣自己是抢夺侄儿的皇位,所以他心里很不放心。建文帝是死是活始终在他心里缠绕,他不能留下建文帝,不然他的皇帝位置还有威胁。于是秘密成立东厂,全国范围搜索建文帝。
即便如此他还是不放心,于是密令郑和借下西洋之名实则是去海外寻找失踪的建文帝。甚至成祖到死的那一天,依然担心建文帝回来夺取皇位!
目地上来看,郑和下西洋根本就没想过自己是来寻找未开发的土地。
郑和基本上是在东南亚与非洲印度洋。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郑和船队的路线,基本上是在南海东南亚地区徘徊。最远的时候也只是到达了非洲部分,而那些地方基本上都有自己建立的国家。
不像美洲,只有土著居民,没有成行的文化与传承。所以他也没办法直接掠夺,毕竟泱泱中华看中的是面子。也就不存在什么发展大航海的问题。
这要从郑和下西洋的政治背景说起!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天下! 但在当时有很多读书人认为他是弑君夺权,朱棣深知这一点,但天下已经大定,民心只能慢慢收服,于是永乐三年 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乘宝船 ,率领由二百多艘大小船舶组成的强大船队,下西洋!
目的就是扬威于海上,宣誓主权,在海外诸国之中 建立大明正统的思想! 所以 郑和这一趟下去 ,只是为了示恩与诸国,花费巨大却只赚得了名头!
而且不仅这一次 ,之后的六次依然如此! 因为花费巨大造成国内经济空虚!所以在明成祖死后 仁宗朱高炽就下令禁止入海!
而西方的航海目的明确,大航海时代兴起的原因就是为了解决,欧洲大陆国家的财政问题, 人家就是出来找金子的!
然而在寻找金子的过程中 当时的欧洲国家尝到了建立殖民地的甜头,所以越发热衷于海上的发展!
利益是一切动力的源泉! 花钱航海和挣钱航海 差距自然越来越大!
动机完全不一样,动力也完全不一样。
先来谈谈西方的大航海时代为何兴起。中世纪前,通往东方的商路有三条。一条是陆路即传统的丝绸之路,两条是海路:一条从叙利亚和地中海东岸,经两河流域到波斯湾,另一条从埃及经红海至亚丁湾,再换船到印度和中国。这几条商路本来就经过意大利、阿拉伯、拜占庭和波斯等地的商人多次转手,才能将货物运抵西欧。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使运抵西欧的货物不仅量少,而且比原价高8—10倍。于是,西欧的商人、贵族,迫切希望另辟一条绕过地中海东岸直达中国和印度的新航路。
在生存压力和利益追求的动力驱动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航海家们,率先开启了探索的旅程。于是麦哲伦,哥伦布,达伽马一个个都冒了出来,前赴后继的开始了大航海时代。
而郑和下西洋呢?据说最早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明成祖朱棣寻找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顺便再到世界各地区耀武扬威一下,宣传一下圣人的教诲。
中国在明代时候依然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实行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因此对于海外贸易的需求并不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