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中组织笑料的手法是,相声中用来组织笑料的手法叫什么
2025-11-27 08:39:43
大中小
相声组织笑料的手法
相声是一种民间曲艺。它以说,学,逗,唱为形式,组织一系列特有的笑料来逗人发笑的艺术。
包袱一词是个形象化的比喻词,实际上是指在相声中喜剧性矛盾酝酿,发展的一个过程。所谓的“三翻四抖”,则是包袱常采用的结构,真实的喜剧矛盾具有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的特点。
比如郭德纲老师。大家都知道,郭老师脑子里有无数的段子,当需要把相同类型的段子整合成一个作品的时候,就需要给这个作品找一个主人公。
如果是需要一个年轻人,在现代社会来一段荒诞的旅程,就有了以郭老师本人为主角的《西征梦》,《我这一辈子》,《梦中婚》,《我要穿越》等等。
如果需要一个老人,那么于谦的父亲就出现了,如《白事会》,《偷斧子》,《人在江湖》等。
如果需要一个在性格上有特点的人,那么碎嘴子的侯震,慢半拍的李菁等就自然出现在作品里。
大家只看到郭老师在台上各种砸挂于谦的家人,却没看到其内在的技巧,以及大师级的组织笑料的能力。
以上就是我的理解。
为什么朱时茂否认和陈佩斯登春晚会让观众如此失望
因为那些年觉得看春晚中的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是最惬意的事了,二人是黄金搭档,一正一邪,一丑一俊,反差极大,笑料百出,他们退出小品界后小品界就少了两员大将,小品王赵本山再退出江湖后小品界就慢慢走向没落,相声却在郭德纲率领的《德云社》慢慢壮大,真是万事万物都是盛极转衰,就像香港的电影再努力也是强弩之末,如落日余辉,创造不出之前九十年代《东邪西毒》、《东成西就》等让人捧腹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