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2
流浪地球讲的是什么故事
电影《流浪地球》的故事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
《流浪地球》会不会在现实重现
我们打篮球,篮球弹起来还要先凹下去,假如那是地球,那碰撞上面的人多倒霉,会由灾难性碰撞造成死亡事件吧,结果比大地震严重的多。说在很多地方,用气体密度不同把地球吹离太阳系,巨大的狂风比火箭还厉害吗?大地是刚体吗?不会吹成洞吗?地球不是电动机,所谓的控制台,驾驭着地球前进根本不可能的。流浪地球的能量哪里来的,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地球的质量为5.976×10^27克(或约6×10^21吨=60万亿亿吨)。我们的地球今天仍然在不断地吸积宇宙空间的彗星、陨石、宇宙尘埃和星际分子等物质。据专家估算,地球每年大约可获得10万吨的星际物质,其中宇宙尘埃就达23430吨。所以,地球每年都会加厚一点点。这么重的地球却是宇宙的垃圾站,不是精密仪器,人类操纵不了。 就是说,流浪地球那样的故事,在地球上变不成事实。
完全没有可能。比如把地球加速到光速的千分之一,使其脱离原来的轨道,且不论这个设想能否实现,既便真的实现了,那地球物质的结合强度是完全无法承受加速所带来的冲击力的,瞬间就会变成齑粉,这个问题也是个确定的结果,并不会随着新理论的出现而改变。现代科学的新理论的确日新月异,但新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丰富了旧理论,扩大人们的眼界和认识深度,但一般并不能完全否定旧理论在特定领域已经形成的确定结果。就如同量子理论虽然揭开了微观世界的奥秘,但却并没有彻底否定经典理论在宏观世界的适用性一样。《流浪地球》编了个大胆好玩的故事,那就当故事看着好玩就行,千万别当科学看。
科幻电影毕竟是人类想象出来的故事情节 可能随着时间的推演会有成真的那天。但是也是度过了多少春秋之后的事情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万事万物皆有发展为现实的可能性,古时候的人们哪里想的了现代人们的生活是如此丰富
这个问题,估计看过电影的人,心里都这么问自己吧。电影里面的情节至少我们这个时代不会出现,至于千年,万年后,哪也和咋们没关系。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天气越来越热,能喝的淡水越来越少,病毒越来越多,陆地面积越来越少。地球的一切变化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如果人类还是我行我素,那以后很难说,受伤的只会是我们的后代。
流浪地球什么意思
《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电影,由郭帆执导,吴京特别出演,屈楚萧、李光洁、吴孟达、赵今麦领衔主演,于2019年2月5日(农历大年初一)在中国内地上映。
电影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该片上映后获得较大反响,并荣获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鹤奖最佳作品和中国金鸡奖最佳影片奖。
是地球在自身的运行轨道上将发生巨大的灾难,为了避免人类家园的毁灭,人们在地表之下修建城市躲避寒冷。又在适合的位置加装推近装置,使地球离开原有的轨道,开始漫长而又艰辛的流浪生活。人类也将进入一场全新的挑战之旅。希望每个热爱生活的人都打起勇气,去迎接新生。
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
当地球流浪之旅途径木星进行引力加速时,木星巨大的引力使得大批行星发动机失效。
就在地球即将撞向木星的危急时候,刘启、韩朵朵、刘培强、韩子昂等,计划通过引燃木星方式,用巨大爆炸引起的冲击波把地球推离。
最终,刘培强操纵空间站撞击木星,牺牲自己,拯救了地球。